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产业新闻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时间:2019/11/1 15:22:10   作者:王小语   来源:中国培训之家   阅读:331   评论:0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D·WILL-Design Will!

中国美术学院D·WILL青年说(以下简称:青年说)是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发起的D·WILL讲堂的衍生板块,致力于打造属于青年一代的发声空间!从设计师到创业者,青年说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此交流碰撞,共同发响青年之声。

此次,青年说邀请了两位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创业者,杭州怡水科技有限公司CEO阮晨海与杭州怡水科技有限公司CBO孔超。两位学长将结合自己近几年商业经验所总结的产品sop流程,加之自创品牌的商业之路,来讲述商品创新设计观。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2019年10月30日下午2点,中国美术学院D·WILL青年说在象山校区11号楼201大厅举行。两位青年创业者阮晨海、孔超为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们近几年商业经验所总结的产品sop流程,干货满满,下面就由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文创中心陈赟佳老师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文创中心主任、产品创新研究方向负责人:王昀教授

此次青年说由文创中心主任王昀教授做开场发言,陈赟佳老师主持。王昀教授提到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产品迭代很快,对青年人来说是一个很容易迷茫的时代,对当下来说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是在实践中探索与发现,寻找到几种不同的创新之路,要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路才能实现从学院到产业再到商业、从设计到制造与营销的转型。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杭州怡水科技有限公司CEO阮晨海

 接下来青年创业者阮晨海以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为主题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在自创品牌的商业之路方面的经验与探究。首先阮晨海提到产品设计不等于商品设计,产品的受益人是消费者,而商品有三个受益人:生产、渠道与消费者。要注重三者的利益平衡,这样才是一个成功的商品。其次商品最重要的是渠道,渠道重构的根源在于科技变革导致的信息通道的重构。总的来说做产品第一要聚焦精准人群;第二要可视感知,要思考如何用视觉去呈现产品的功能;第三点是要围绕ROI来做产品,首先要引流,再转化。其次是极致体验,给消费者一个好的体验,然后会产生原始的粉丝裂变,将这些裂变转化成流量。另外一点要以转化为核心进行设计,要聚焦大品类、可感知、高毛利、高复购。最后一个好的商品设计还应关注选品、供应链、核心技术、品控、品牌、传播与渠道。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杭州怡水科技有限公司CBO孔超

青年创业者孔超则侧重于以商业化产品的精准传播为主题向学弟学妹们分享着自己从学院所学到的创业过程中的产品转化之路。首先孔超提到了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其次以“水轻轻”品牌为案例分享了如何构筑品牌,包括品牌信息、品牌设计、品牌个性、战略用户、品牌体系、品牌管理。并且强调了在品牌营销与内容传播过程中品牌接触点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品牌传播要有基本的逻辑,包括流量思维,要像导演一样创作品牌的剧情,把品牌的价值认知攻入用户的心智里,让用户感知、认同,继而体验、追随。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现场同学们积极提问

同学们问到关于创始人在设计团队中的身份认知、品牌与传播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品牌的售后公关等问题,演讲者一一作答。两位演讲者认为做公司最重要的是聚人,聚集一帮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同时品牌是顶层建设,传播是方法。要根据当下的人群,选择合适的传播方法,通过传播将品牌推出去。他们还提到品牌公关对于维护品牌形象至关重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用户。

D·WILL青年说: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精准传播

两位创业者与中心的工作人员、全体观众合影留念为本次青年说画上圆满句号。


(原文出自浙江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