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产业网(WAP手机版)
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报道

辽宁沈阳:“教育强市”重保障 教师为本补“短板”

作者:王小语  来源:消费日报网  阅读:772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孟祥山)十年来,沈阳市累计引进新教师8924名,占现有专任教师的五分之一,为整体教师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沈阳市坚持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探索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评价体系,严肃查处违规补课、收受家长财物等行为,在教师聘任、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工作中坚持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近几年,沈阳涌现出梁忠祥、肖友才、高滨、李永岩、张敏尧等一批又一批师德高尚、教学成绩优秀、事迹突出先进教师典型、年轻教师典型,他们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突出,教书育人实践“中国梦”。

 针对教师的不同成长阶段,沈阳市舍得投入、大胆创新、注重实效。比如,每五年一周期的360学时全员培训,让新入职教师更快适应工作岗位,让在职教师实现自我的不断提升。沈阳市本级平均每年安排约2000万元教师培训经费,提高领军团队的引领能力,补齐幼儿教师和农村教师的“短板”。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要求,沈阳市从2006年开始推行校长教师交流,通过集团化办学、“组团支援”、人走关系动等模式,推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2012年颁布实施的《沈阳市义务教育条例》,把校长教师交流上升为法定性制度;2017年以来,把交流经历作为教师评先评优、晋升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引导教师从“要我交流”变成“我要交流”;市政府连续4年将校长教师交流纳入区县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通力合作的新局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择校热得到了有效缓解。

 沈阳市还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和岗位总量内灵活调剂本地区教职工编制和岗位,规范教师聘用、管理和考核,为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扫清障碍,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截至目前,沈阳市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编制、人社、财政多部门通力合作的新局面。

 2016年,沈阳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统一了职称制度体系,完善了职称评价标准,健全了职称评价机制,实现了职称制度改革与岗位聘任制度有效衔接。其中,设立中小学正高级职称使沈阳市中小学教师有了和大学教授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

 近年来,沈阳市给予高校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市属高校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工资分配等方面自主管理,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尊师重要,更要让教师后顾无忧。沈阳市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建立班主任津贴与社平工资的联动机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落实农村教师差别化补贴;继续扩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并推进民办学校和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待遇……突出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并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

上一篇:深圳人保践行爱,捐资助学暖人心
下一篇:学习ACCA报培训机构好还是在校内班好?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行业动态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