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报道
社会报道

聚焦MEET峰会| 顾明远:“人工智能+教育”使教育发生重大变革

时间:2019/12/9 17:32:35   作者:   来源:   阅读:379   评论:0

  12月4日,由腾讯教育主办的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国内外顶尖教育专家聚首,共同探索科技对教育的助力。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发表了主题演讲。顾明远表示,“互联网、人工智能给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革是非常深刻的,将颠覆传统教育的观念。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这种变革,迎接新的挑战。”

  顾明远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合理运用互联网,充当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

聚焦MEET峰会|_顾明远:“人工智能+教育”使教育发生重大变革

  顾明远强调:“人工智能+教育”使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但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是指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生存能力,能够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而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则是指通过教育提高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以下为顾明远教授演讲全文:

  尊敬的赵沁平院士、董奇校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刚才我参观了这次MEET峰会的展台,首先特别感谢腾讯为教育做的很多工作。其实,对于技术我是一个外行人,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关心科技的发展。所以借今天这个场合,我想谈谈对于人工智能+教育、新技术和教育关系的一些粗浅认识,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年3月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支持包容和无处不在的学习访问,有助于确保提供公平和包容式的教育机会,促进个性化学习并提升学习成果。

  此外,2019年5月,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教育北京共识》,这个北京共识在北师大的讨论我也参加了,其他各国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探索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有效的战略实践,可见国际上和我们国家都非常重视。

  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以提高教育质量。互联网、人工智能改变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这种变革是非常深刻的,颠覆了整个传统教育的观念。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这种变革,迎接新的挑战。

  教育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学习的渠道拓宽了。以往的学习主要在学校里进行,现在可以在多种场合、利用多种媒体学习,特别是在网上学习,在虚拟世界学习。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也没有年龄的限制,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结合,使得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

  教师在人工智能这个时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和同伴一起来合作互相探讨。互联网改变了师生的关系,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那么教师干什么呢?教师主要是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帮助他们设计一个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学生正确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因为信息并不等于知识,知识也不等于智慧,所以老师还是需要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人工智能、大数据可以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现“双教师模式”。联合国教科文报告里面提到双教师的模式,一个是实战的教师,一个是虚拟的教师。虚拟教师的助手,助理可以接管教师的日常事务,可以帮助批改作业,替代老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老师的负担。减轻老师负担以后并不是没有事干了,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和学生沟通,专注于学生一对一的指导。

  “人工智能+教育”使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有一个报告,叫做《反思教育》。这个报告里面提出,教育应该是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主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可持续的未来共同承担责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是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生存能力,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是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他们为社会服务的品德和能力,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和教师也不会消失。正如《反思教育》报告中所说的,学校是人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 培养良好的社会情绪、健全的性格,学会尊重人、热爱人。

  教育不只是个人发展的条件,而是人类集体发展的事业。个人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是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进程中发展的。学校是学生集体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最好场所。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这是肯定的。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把每年10月5日定为国际教师日。今年的主题是:“年轻教师:职业的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在一篇专门为此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教师面临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有人认为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导致一些人认为人工服务多此一举。文章担心,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愿意选择教师作为职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教育国际的领导,在一份联合致辞中写道:“我们赞美世界各地全心奉献的教师,他们每一天都在不懈努力,从而确保世界各个角落都能实现‘人人接受公平素质教育’,并促进‘人人都有终生学习的机会’。”致辞中还说:“如果没有新一代积极热忱的教师,无数学子将错失学习机会,或是继续错失素质教育的权利。”可见教师是不可替代,教育必须有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组成。

  最后补充一点,我国现在有1600多万教师,但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比如,我们的技术优势到底在哪里,是否有风险,如何避免,目前的技术还需要做哪些提升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有待解答。

  最后,再次感谢腾讯为教育做的很多工作,未来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