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产业新闻

个人学校——个性化国际教育之实践

时间:2017/6/15 13:45:49   作者:王小语   来源:中国培训之家   阅读:532   评论:0

近期因为高考这个大热点,整个社会的目光又聚焦到了教育上面,加之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持续预热,我们每天的新闻、朋友圈都能看到教育相关的内容。

 

很多故事又重新被翻出来传播,就比如我今天看到的一篇被众多教育从业者转发的文章:《诺贝尔奖得主反思: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这是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于20151月所写,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就如文中所写:

 

现代各国的标准教育模式,是从十八世纪工业时期延续至今的,视为天经地义的几个基本要素:

·早上七八点钟走进教学楼;

·在长达40-60分钟的课程中全程坐着听课,在课堂上,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

·穿插在课程之间的有午餐以及体育课的时间;

·放学后,学生回家做作业。

 

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

这个模式,是在18世纪是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而他们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炮制大量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

 

普鲁士教育体系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这样的教育体系让上万人成了中产阶级,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要在普鲁士王国实现人人都接受教育的目标,最经济的方法或许就是采用普鲁士教育体制

 

个人学校——个性化国际教育之实践

所以,从我2008年从事国际课程项目、学校推广管理工作开始坚持至今,我的工作信念和追求就是: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教育体系,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以下是我在「对话校长:国际高中论坛」上面的发言整理,也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个性化国际教育的基本表达。

 

 

现在必须行动起来,打破普鲁士基因

 

特斯拉的出现颠覆了汽车产业,而我们教育行业似乎还和一百年前没什么区别。

150年前:

个人学校——个性化国际教育之实践

 

今天:

个人学校——个性化国际教育之实践

近年来,教育界开始频繁提起个性化教育,但更多的人会放在刚性需求的挖掘上面:比如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如何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巨大的教育机构。

 

也有像美国的ALTschool试图用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改变课堂模式,得到了扎克伯格等财团的支持;也有像马云在杭州将投资11亿筹建一所提倡个性化教育的私立的国际化学校——云谷学校。马云改变了国人的消费习惯、支付方式、改变了银行的存在形式,很多人都在期待他将如何改变教育。

 

国际教育,更需要个性化

 

国际教育进入中国已有二十余年,发展至今已呈现如火如荼之势,特别是在北上广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但是各个学校或各个课程项目有很多是参差不齐的,究其原因,有办学实力、管理能力、教育管理经验等因素,也有很多是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很多家庭选择国际教育并不一定真正了解课程本身或者国际教育本身,只是为了更好的留学目标;而进入国际教育的学生,不一定准备好了应对课程之间落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明白如何选课、如何自学、如何用英语学好学科,甚至还是坐等靠,等学校给出阶段性安排,然后自己去执行。

 

国际教育需要学生提前选择好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如何从几十门学科中选出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个难题;如何跨越语言的障碍,用英文来学习课程,对于在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度过了十多年的学生来讲,又是另一个难关。面对复杂的申请流程和繁复的申请材料,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国外不一样的教育体系对学生自学自控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又会使好不容易出国的学生感受到不适应。

 

如何解决这些留学路上的困难,并且满足每一名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特点来发挥其特长?这正是做个性化教育最重要的思考。

 

2015年,光华启迪接收了第一批国际课程个人学校的学生,其中有五名学生于2016年升入了海外的大学。今年,又有八名学生经过在光华启迪个人学校的课程学习、升学指导、课外活动顺利毕业,拿到了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经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他们有来自复旦附中的、上外附中的,也有来自国际高中的,甚至有在英国上高中的学生;有高一进来的,有高二进来的,也有高三毕业后进来的。

个人学校——个性化国际教育之实践 

我们的实践表明:个性化国际教育是实际有效的

 

我们是怎么做到的?以下是我们所思考的: 


怎样是好的学校?

怎样是好的老师?

怎样是好的学生?

 

第一 个性化国际教育是因材施教

 

个性化国际教育在光华启迪我们沿用了2009年纽约教育局提出的“School of One”个人学校的概念。正如建立个人学校的负责人Joel Rose说,在传统的教室里,我们知道当一名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是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去听课。” 

 

在国内教育资源匮乏,大部分家庭都有优质教育饥渴症的大环境中去实现个性化教育是一件既有未来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学习是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每个学生选择的国际课程都应根据自身兴趣特长、未来的求学就业愿望和期待、以及大学专业设置来做个性化选择。

 

基于个性化的个人学校理念,你可以看到:在光华启迪个人学校,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个人导师和个性定制升学方案。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去选择课程、选择目标大学,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高效完成学习,实现升学目标。

 

第二 提高学习效率必须个性化教学

 

这点在光华启迪个人学校的表现就是课堂规模的减小:

一般的国际学校的课堂规模大概是≥20:1,而个人学校的课堂规模是≤3:1

这种小规模课堂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体系当中是无法做到的,在传统课堂上,我们的家长只能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能学得好,就你学的不好呢?这样看上去很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的道理

 

个性化教育就是要打破这种固化的教育体系。

想象一下,当课程内容更加适合你,当老师的讲课方式更加适合你,当课程进度更加适合你,教学效率能不提高?学习效果能不更好?


 第三 每个人都需要榜样照亮

 

中国有句古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西方也会讲“Role Model”,长辈通常希望我们从小就树立好的榜样,奋起直追,见贤思齐。然而,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正面典范。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教师这个角色似乎已经走下神坛。

在西方的文明的源头,苏格拉底是雅典青年人的人生教练,他有一句关于教育的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然而直到今天却依然知易行难。

 

我们有个学生叫笑笑的学生,可爱而聪明,是那种从小就带着独生女光环长大的小公主。要驯服她并不容易,大部分时候我都需要她去接受一些老派而传统的东西。有一天,我在她朋友圈看到她说:我以后一定要活成像抵莱拉那么酷的姑娘。

酷酷的姑娘抵莱拉是我们的一位导师。北大毕业,留学英国。喜欢写作、喜欢旅行、也喜欢跟学生呆在一起,喜欢教书。简单来说就是:看上去就有着一颗自由而独立的灵魂。

个人学校——个性化国际教育之实践


你无法想象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已经做了那么多“神奇”的事情

 

跟抵莱拉同样的一群青年教师在我们体系中叫导师。这些导师们来自世界排名领先的海内外高校,他们用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去个人学校的学生们,为他们传道解惑,同时也是他们的朋友。导师制是光华启迪个人学校的核心部分之一。我们相信好的老师是传统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老师也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去适应不一样的学生。

 

现实中,在国家教育资源匮乏的前提下,家长都只能无奈地拼尽全力去适应现代教育制度,从而使自己成为最后胜出的那个。但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换个方法去做努力。

 

光华启迪个人学校,就是我们做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我们在持续解决问题,我们也在持续思考。我们衷心地希望,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也都能切实地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实现自己最大的潜能,获得可能的最佳人生。

  

文章来源:李丹阳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